行業動態
近日,國家工商總局、國家文物局下發《關于聯合開展文物流通市場專項整頓行動的通知》,整頓的范圍包括文物商店、文物拍賣企業、古玩(文玩)和舊貨市場等經營主體,那么,對于業界而言,應該如何規范經營,實現健康有序的發展呢?
8月12日,由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主辦的“古玩學”首場研討會在北京弘鈺博古玩城舉行。全國工商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會長宋建文、北京大學資源學院副院長劉雄、北京古玩城集團總經理助理王志和、中國古玩研究院副院長劉亞諫、鄔濤、胡金明、王玉奇、戴啟文等專家學者出席了研討會,對于當下的市場形勢進行了宏觀分析,對破解文物市場困境的路徑進行了深度探討。
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會長宋建文強調,當前民間文物市場出現既繁榮又混亂的局面,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主管部門不作為,準確地說應該是難作為,主要原因在于民間文物政策法規與民間文物領域實際的不相符合,以及民間文物理論研究的滯后。在當前這種形勢下,應該建立“古玩學”,把古玩從文物的范疇剝離出來,文物所有權是屬于國家的,是不允許交易、流通的,帶有更多的政治功能和教育功能,古玩是民間的,具有更多的娛樂功能和休閑功能,是可以在民間流通的,同時應該進一步提升古玩的內涵,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古玩、保護古玩、傳承古玩。
提出“古玩學”這一概念,是當前民間文物藝術品市場發展的需要,對于古玩收藏領域的立法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鑒性意義,是破解當前文物市場發展難題和困局的一把金鑰匙。
“古玩學”這一學科的建立需要多個條件的支撐。比如,具有獨特的研究對象、研究方法、目標與任務,綜合分析來看,“古玩學”完全是能夠建立的,而且是解決古玩市場困境的有益嘗試。
從古典家具的修復與鑒定來看,文物和古玩的概念一直也是模棱兩可的,要真正地把古玩從文物中剝離出來,不僅利于有關部門監管,也利于市場的長遠發展。
設立“古玩學”是第一步,要對具體的研究方向進行深入探討,比如器物學、痕跡學、收藏學、鑒賞學等,從真正意義上解決當下市場存在的問題。
- 上一個:蕪湖市民辦鳩茲文化博物館即將開館
- 下一個:古玩學研討會在京召開